男人边吃奶边玩下面舒服_日韩综合第一页_欧美肥老太交性506070_日本草草影院

您所在的位置:

中國經濟導報:虹膜識別還需大手機廠商來加把力

2017-10-13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王曉濤

1507858434759881.jpg


      8月23日,三星在美國紐約發布了三星Galaxy Note8,該機支持虹膜識別、面部識別和指紋識別。如今,在移動終端上,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目前,全球移動生物識別市場的規模為65億美元,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506億美元。 


近距離識別的王者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年初,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就警告說,人們在照相時很喜歡比的“剪刀手”要慎擺,因為指紋信息可能就因為這一看似平常的姿勢而泄露。同樣,至于人臉識別,有人就通過篡改程序的方式,繞過所謂的活體檢測功能,使用一張靜態照片就可以通過人臉識別。以至于升級的人臉識別不得不要求被檢測者通過眨眼等方式證明是活體檢測。

    如果說步態識別是遠距離識別的代表,那么虹膜識別則是近距離識別的王者。用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虹霸”)總經理馬力的話說,就是“每個人都具有獨一無二的虹膜紋理,即使同一個人的左右眼或者同卵雙胞胎,其虹膜紋理也有顯著差異”。他特別強調,相比DNA,虹膜的驗證只需要2秒鐘,而DNA驗證快的也要三四天。 

提起虹膜的精準性,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1985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在封面上刊登了一個在阿富汗戰火中生活的小女孩的照片,到了2002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希望重新找到當初的那個小女孩,這時時間已經過去了17年,而最終找到她,借助的就是虹膜識別技術。 


核心技術授權外國公司使用 

    若論誰是國內虹膜識別領域的領先者,則非中科虹霸莫屬。它由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發起設立,是目前國內掌握成熟虹膜識別技術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據馬力介紹,中科虹霸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虹膜算法研究團隊,已有18年的研究歷史,目前公司擁有60項專利技術。 

      馬力表示,中科虹霸將國際領先的虹膜識別軟件授權歐洲公司使用,基于中科院自動化所的虹膜識別技術,開發了虹膜識別銀行解決方案iBank,成功應用于約旦和也門的7家銀行,與銀行核心業務實現集成,為30多萬注冊用戶提供“無卡無密碼”的金融服務。目前iBank提供基于虹膜識別的ATM機存取款、柜臺交易、大額交易授權、客戶背景檢查等多種服務。 

    ”盡管目前國內也有銀行推出了人臉識別系統,但人臉識別要和手機號或通過手機獲得驗證碼結合使用,而我們的產品只需要虹膜識別就行了。”馬力說。 


除了金融行業,礦山同樣是中科虹霸關注的重點行業。
      目前,中科虹霸的礦山人員虹膜識別安全管理監測系統已經應用于數百家礦山企業,“每天有近100萬礦山工人使用中科虹霸的產品,進行20多億次的虹膜比對”,馬力不無自豪地說,“可以說,國內的大型煤礦企業都在使用我們的虹膜識別系統?!?目前,中科虹霸的虹膜識別產品應用于國內外十多個行業,服務上千家客戶,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人,國內外各占一半。 

      事實上,指紋、人臉和虹膜都是發展較早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馬力說:“這3種識別技術都做過10億人以上規模的采集測試,目前在印度12.5億人中,已有11.5億采集了虹膜數據,因此未來在印度會有很多關于虹膜的應用?!倍锌坪绨詣t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夠提供多個通過印度STQC認證移動虹膜識別產品方案的公司。 

瞄準智能終端 除了傳統的行業應用,隨著智能移動終端和移動支付的普及,中科虹霸也開始將目光投向廣闊的智能終端市場。 ——2016年1月,中科虹霸與展訊合作,推出了紫潭安全手機S1,這款主要面向政府、公安行業的安全終端,是我國第一款量產的虹膜識別智能終端。 

——2016年9月,中科虹霸與達闥合作,推出了世象E1金融行業終端。 

——2016年12月,中科虹霸與手機企業合作,推出了Cherry Mobile智能手機,是菲律賓第一款面向消費市場的虹膜識別智能終端。 

——2017年2月,中科虹霸和高通、達闥合作,推出了DATA金融行業終端,這是我國第一款基于可信計算的虹膜識別智能終端。 ——2017年3月,中科虹霸又在非洲推出了FERO mobile lris智能手機,這是非洲第一款面向消費市場的虹膜識別智能終端。 

——2017年4月,中科虹霸與國美合作,推出了第一款智能終端K1,這是我國第一款面向消費市場的虹膜識別智能終端。 


      馬力表示,Cherry Mobile智能手機的售價折合人民幣為400多元。據此可以推測,未來在手機上大規模采用虹膜識別模組并不存在成本上的制約。他說:“我們期待未來國內大的手機廠商共同推動虹膜識別在移動手機上的應用,為國家和消費者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身份認證服務。”

1-5.jpg

分享到:
相關新聞